2021 年,我給自己一個新目標,就是定期整理plain-me創業以來的一些心得,和我們內部訓練的一些內容,分享給大家。
希望大家在搭配之餘,還有一些職場上的經驗可以吸收。
繼續分享之前,Recap一下之前的文章:
A:我想開一間早餐店,原因是我家附近沒有好吃的。
(或我技術純熟了,我可以開)
–>多數都是以 “我認為” 當起點 (附近沒好吃的,是你自己認為,你技術純熟了,跟消費者無直接關係)
都是圍繞著自己,沒想到消費者。
接著就是自認為的訂價策略、自認為的視覺、裝潢、服務….等等等。
但你想過你與周圍的早餐店有何不同嗎?你覺得附近沒有好吃的是真的沒有、還是你不知道?
(其實服裝業也常見:我找不到我想要的單品,所以我開服裝店;但你找不到不代表別人找不到,或你的技術真的可以讓消費者感受到?)
說真的這沒甚麼,多數人都是這樣起手的!我也是這樣~
這樣開始,除非你很會做業務與生意,要不然會辛苦很多!要有足夠的毅力與金錢扭轉很多事。
那從下方例子出發有甚麼好處呢?
B:我想開一間讓附近鄰居早上有個快樂交流的第三空間。
(早餐為媒介)
—>快樂交流,以消費者消費者為起點,也間接定義了你服務、空間….等等等,這層次,生意一開始一定比較好。
早餐店,可能是鄰居間的快樂交流,讓顧客感受一個熱情或是好的一天開始
(以我為例,老闆記得我都點甚麼不多廢話,甚至常見的客人點點頭,都很溫暖)
若你是這樣出發點:你的服務重點被你掌握住了
早餐店的空間大小氣味、顏色也有感覺 (可能油煙味要注意,顏色清爽、燈光明亮….等等等)
快樂交流做到,價格也許不用真的很平價,有一點加值部分,餐點基本,也許技術不是強調的?
宣傳與行銷上,可以多說說客人在這空間如何得到美好的一天?如何快樂與創造感動,不是只有介紹美味的餐點。
所以這會一氣呵成!一創業就得到完整感。
這是個血淋淋的經驗,如我剛剛說的,我們起手也是因為我找不到好逛的選貨店,所以在台灣我也想開選貨店。
我們以我為出發點!
10多年來吃盡苦頭,不斷的問自己我們給PM搭配組甚麼?
中間也展開很多子品牌,反而更亂,不管顧客、自己、內部團隊都會人格分裂。
所以現在的我與團隊,正在定義:plain-me、COP、JNP 甚至每一間店(通路)的意義是甚麼?
你看我們到現在還在處理這樣的事,花費的經費可想而知的多! (人事、裝潢、視覺、顧客期的的成本都非常大)
這邊的成果,應該會在 2021年底我會做個說明,讓 PM 搭配組感受到我們的成長。
在此做一個教材分享給各位。
再次強調,若你業務力很強,很會做生意,未必要這樣走~
如同第一篇說的,做生意不一定是做品牌,一樣可以賺到錢,但做品牌,就是多了那麼一點精神的交流!
一開始定義好是好事!
待續
Akko
#我是Akko #創業分享 #plainme_life
點這裡可以回顧上一篇文章。
plain-me 從一開始的個位數成員,到 14 年後的兩位數團隊,我們把服裝當飯吃、也把服裝當成我們的夢,當金馬獎、金曲獎等重要的華文典禮都在台灣,我們這樣問自己:台灣除了高科技與代工之外,台灣的服裝文化,是否也能在世界發光?
因此,Akko 離開聯發科高薪,從工程師變成創業 CEO ; Tim 放棄中國優渥的薪水留在台灣,從造型師轉為品牌主理人,一起在時裝文化的道路上努力;
視覺總監 Wednesday 的加入,定義了品牌視覺的高度與風格,並聯手營業、商品、採購、數位行銷、公關等各部門夥伴,除了經由視覺企劃帶給顧客驚喜,並透過實體門市的商品體驗、搭配顧問服務與講座分享,讓更多人正視品味文化的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