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,長輩跟我說經過人口數、GDP、文化差距的計算,某產業大概日本市場規模大概是台灣12-15倍。昨日,我看到伊勢丹的景象,不禁懷疑,設計時裝、本土設計師品牌、選貨店,台日市場規模有沒有100倍?(我不是說整體服裝,是以上三分類)

台灣整個環境、同儕、媒體、氣候、習慣等不適合這樣一切。年輕時我想教育市場,長大後發現自我資金根本天方夜譚,讓我成熟許多。昨日開會日本創投部長知道我們用自我資金與貸款拼這一切,給我一個很大的不可思議眼神問怎麼做到。現在,這張工作照,拉到日本,找了她來詮釋,我並不是想教育市場,這是實現進步,給喜愛我們的朋友有成長的喜悅。但說真的一切還是得回歸「業績」。沒業績沒後續、沒再次成長機會。業績,就是這麼無奈的一件事,美與文化要轉換成現實,在我面對的市場,就是種學問。

你可以說我選錯題目創業,但我從不認為這是「題目」,這是我愛的事物,我可以反駁這是藍海,總是有一群傻子堅持到光明的一天吧!要不然我這次在日本也不會見到這麼大的社長了。

 

好啦 猜猜她是誰?2/9 揭曉,希望喜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