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ground Image
Insider’s Perspective / 

A Conversation with Tim

身為知名造型師與台灣品牌 Plain-me 的共同創辦人, Tim 在時裝產業的專業性有目共睹,我們在本次的對談中,來到在富錦街將開設全新店舖的空間,與正在視察新店的 Tim ,從自有品牌的創立、商品設計、搭配走向,談到鞋款喜好、設計,以及 Reebok GL 6000 MID 的搭配與特色。

首先可否談談 Plain-me 的起源以及你在其中負責的項目?

品牌從創立到現在已經九年了,一開始就是一個很簡單的概念:找不到自己想穿的衣服,乾脆我們自己做。可以想想看九年前的台灣男裝,應該算是沙漠,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這樣開始了 Plain-me。我負責的其實就是我最喜歡的部分—商品,所以有關設計、美感、採購跟製造,從選貨到店面上的陳列等等,都由我負責。

Plain-me 所販售的選貨品牌是如何決定的?

首先當然會先從自己的喜好出發,之後我們就會觀察這個品牌的市場性,首先看它對台灣的男裝市場究竟有沒有需求度,第二是有沒有辦法給台灣男生一些不一樣的感受或是視覺,才會決定這個品牌在台灣的穩定性以及引進與否。

是如何拿捏選貨品牌和自有品牌之間的平衡呢?

其實在創立之初就有自製的品牌商品了,如同先前所提,因為我們想要創造自己想穿的衣服,所以一開始先有了自製商品以及比例很少的選貨商品,後來漸漸選貨的比例越來越高,到現在的比例大概是各佔一半。

Tim 也有參與設計,你認為品牌的風格或設計走向是?

在九年前創立的初期,大家覺得我們的作品比較合身或是窄身,當然隨著我們的喜好慢慢在改變,反而現在我們走向是更為鬆身的風格,原因之一不外乎是符合台灣的天氣,再來就是符合自己的年紀(笑),已經過了追求很合身很 Skinny 的階段,另外層次的穿搭是一直以來我們的堅持,所以近來多是往這個方向發展,主要還是以自己的成長為出發點。

Plain-me 已經來到九年,你們往後的計劃是?

目前台灣主要就是六間店舖持續運作,接下來可能是往海外市場發展,其實我們現在在東京已經有了通路,維持了半年左右;在中國也有少部分的通路,接下來我們會更渴望在台灣市場的網路通路,或是日本的網路通路和經營,都會相對更多。

2014 年秋冬季你們也首次以 Collection 的方式呈現,這樣的想法是如何產生的?

有兩個原因,一個是我們商品其實是週週都有新品,在台灣市場算是比較少見的,也因為每週都有新品,對於我們的品牌印象會比較薄弱一點,所以我們這一次來到九週年,想要以一系列發表會的形式,告訴大家 Plain-me 商品的存在感,跟這一季整體的風格跟走向,另外就是在接下來可以期待每週即將推出,由我們自製品牌跟其他全新選賣品牌融合與搭配的多重風格,給大家更為不同的感覺,也更有整體的形象感。

許多人都對造型師的工作十分好奇或是感到模糊,能不能為我們簡單解釋一下?

其實造型師的工作很簡單,服務一般大眾與藝人、特殊身份的人物,需求其實都一樣,差別只在於某些的特定場合,一般人可能面對的場合單純,不過藝人的身份比較特殊,必須要站在舞台上、或必須在發表會上露出等等,所以他們對於場合或服裝 Dress Code 的要求會更多、更高。第二是風格上的建立,一般人可能對於風格上的建立、追求並沒有那麼強烈,需要造型師幫忙造型的群眾們,風格的建立必須很明確,第一眼就要讓人看到今天的主題是什麼,這個人的個性在哪裡,我覺得最大的差別是在這裡。

那麼個人方面,你偏好的造型或搭配風格是什麼?

其實如同剛剛說到的,最近都往鬆身方向走,我自己也是一樣,另外越來越在意的反而不會是太細節的東西、元素,而是會更注意穿衣服的兩個大重點,一個是色彩,一個是線條。只要掌握色彩跟線條,基本上一天的穿著搭配就不會太困難,型就會出來了。 







那麼對於鞋款的喜好選擇呢?你認為鞋子之於造型的意義在於?

我自己對於鞋款的喜好和數量分佈都很平均,我也是相當愛鞋子的人,運動鞋、皮鞋或個人最喜歡的 Loafer 樂福鞋都有很多,其實我每天的穿搭都是從鞋子開始,我會習慣把我有的每雙鞋子都拍照記錄,今天想穿哪一雙鞋,我就會由下往上延伸整個色系跟搭配的服裝風格,所以鞋子反而會是我每天穿搭的重點。

你所建議 Reebok GL-6000 鞋款的搭配會是?從風格或是配色下手?

像今天很明顯的就是從顏色出發,這雙鞋款的主色調是紅色跟藍色,所以往上延伸的色系就是紅跟藍,這是我覺得最直覺,而且最不容易出錯的穿著方式,如果從風格上而言,像 GL6000 的鞋款,它整個鞋型的設計到鞋帶孔的細節,都有一點 Outdoor ,像是登山健行的感覺,我非常建議如果天氣不是太過炎熱的話,甚至可以加個厚重的白襪,對應鞋底的配色,往上延伸部分也是多口袋、寬鬆的 Tee 或是短褲,更呼應整身的 Outdoor 風格,就會非常簡單而且流暢。

那麼針對女性的 GL6000 鞋款部分又有什麼搭配建議呢?

女生的部分也是一樣,我還是會建議先由色系出發,尤其是女生的系列配色很好發揮,它的色彩由很多種拼色組成,相對來說如果鞋款的拼色或是細節很多的話,上半身的穿搭可以簡單很多,就不需要有太多的飾品或配件來混淆整個搭配的重點。

Plain-me 也有推出鞋款的設計,你覺得鞋款設計與服裝的不同在於何處?

鞋子的設計完全是另外一門學問,鞋子相較身體而言,與腳部的部分更密合,它很講究機能性、舒適度,通常一穿就是八、九個小時,需要走路、站立,因此舒適度非常重要,第二點是近年來的鞋子都往複合媒材的方向走,不論是鞋身、鞋底,都出現很多不同的素材,比如說皮鞋的鞋身搭配機能運動的鞋底等等,比較 Hybrid 的設計,所以其實鞋子近年來對我而言,比服裝設計的挑戰性更高。

從你的設計觀點看待 GL6000 鞋款特色是什麼?

你會發現這雙鞋子很特別的地方是濳水布的 Neoprene 材質,除了鞋面,也用在了內靴的設計中,我其實不用穿襪子穿著就很舒服,而且包覆性很高,這是我穿上之後覺得有點驚訝的部分,另外就是異素材跟顏色的掌握,非常的集中而且不發散,運用基本的紅白藍三色,從顏色的角度來看,搭配是很足夠、百搭的,是經典而且好穿的一雙鞋款。

 

“Insider’s Perspective” /

Men’s GL 6000 MID Styling

 
 

Tim 在與 Reebok GL 6000 MID 鞋款的搭配中,維持寬鬆的輪廓設定,運用鞋款的色彩出發,以紅、白、藍三色作為主軸,穿著淺水洗丹寧罩衫內搭運動球衣,下身則是膝上的破壞口袋工作褲,並以皮革 Snapback 帽款呼應身側、鞋款以及領口露出的紅色細節,將印象中多為粗曠的工作與登山元素,以輕盈的色彩與細節呈現,維持整體風格的同時,也巧妙的平衡身上各色塊的重量感。

a

穿著短袖丹寧罩衫,內搭格紋 Pattern 球衣,在較為悶熱的夏季季節,也能夠營造更多層次感。
b

紅色的皮革棒球帽增加整體色彩的平衡,並透過單品素材的變化,呈現整體造型豐富的視覺差異。
c

以鞋款的紅、白、藍色作為造型主體,以配件開始進行的搭配,也是高明度色彩單品容易入門的技巧。

 

“Insider’s Perspective” / 

Women’s GL 6000 MID Styling

在女性造型方面, Tim 依舊建議以配色出發,是最簡單且安全的搭配方式,並在造型中加入更多的男孩氣息,延伸 Reebok GL 6000 MID 的登山與傳統元素,穿著海洋感的 Basque 海員衫,搭配工作風格的丹寧連身褲,在褲款與鞋款間以復古印象的白襪區隔,最後戴上白色的 Camp Cap 。與 Tim 呈現的造型相異,在女性服裝的輪廓中更加強調男性特質。 



 

a

復古的工作造型,與鞋款的特色呼應,橫紋圖像與丹寧連身褲營造傳統且休閒的街頭感。



 
b

由於女性的 GL 6000 MID 鞋款素材且圖騰相較繁複, Tim 建議以簡單且色系相應的配件呈現,混紡的 Camp Cap 便使造型更加統一。
c

在 GL 6000 MID 鞋款與褲款中加入白襪,是 Tim 推薦的搭配方式,增加層次外也更使風格調性更明確。



 

 

“Insider’s Perspective” / 

Reebok GL 6000 MID AUTUMN PACK 

OUTDOOR Collection 戶外革新

 
 

Reebok 在 2014 年度秋季,將創新與復古的兩種衝突概念共組,重新塑造 GL 6000 MID OUTDOOR 系列鞋款,以象徵性的慢跑鞋 GL 6000 作為基底,透過傳統登山靴的啟發,將戶外元素注入鞋款設計之中,除了中筒的設定以外,厚實的輪廓線條,另外金屬的 D 型鞋帶環、繩型鞋帶,都向實用的經典戶外靴款致敬,在男性鞋款方面,以簡練的單色調呈現,並且用上麂皮、皮革、帆布與潛水料共組鞋身,獨特的內靴設計也增加舒適與包覆性,搭配白色中底與相應的色彩細節,以革新概念重現經典。

Reebok GL 6000 MID / $3,250

9月初上市, 詳見 Reebok Taiwan FB

 
 
 

而除了男性的鞋款設計外, Reebok GL 6000 MID AUTUMN PACK OUTDOOR 也推出女性鞋款的作品,與男鞋相異,加入更多的色彩組合,透過秋冬暖色的紅色與藍色,呈現沈穩的印象,同樣維持登山靴款的設定,鞋身則以麂皮素材為主體,結合踝部帆布面料的民族圖像細節,搭配後跟的塑料穩定部件,以及 GL 6000 系列經典的白色中底與外底系統,集結登山、民族與運動元素,為女性足下增加率真的男孩味。 

Reebok GL 6000 MID / $3,250 

9月初上市, 詳見 Reebok Taiwan FB

也可以到這找到我們。